孩子身體稍有不適,父母會急著帶去看醫生,關愛有加,非常心疼。換成心理上有困擾時,孩子得到的關注就沒有那麼多了。父母常是滿臉疑惑、束手無策、置之不理、或否認孩子會有心理困擾而加以責備。
兒童與青少年心理生病的現象,父母卻誤以為單單是身體的問題
為什麼有這種差異呢?主要是父母對身體症狀比較認識和重視,而且知道就醫流程,以及照顧的方法。對於心理症狀就不那麼了解和重視,或是完全沒有概念,不知如何觀察心理症狀,也不知如何求治與照顧。
身心是一體的,當心理上有病時,會反映在身體上,例如:頭痛,肚子痛,胃痛,食慾不振,經常拉肚子等。父母誤以為單單是身體的問題,但是看醫生並未解決孩子的病痛,這是常見的兒童與青少年心理生病的現象。
嚴管和放縱方式都是偏差行為的催化劑
要察覺孩子的心理問題並不困難,例如:有經驗的父母能分辨孩子哭是因飢餓或身體不舒服,還是要人抱。當孩子漸長,會出現哭以外更多的行為問題,大人面對這些行為時,通常以講道理、訓斥、處罰等方式來強力禁止這些行為,或者管教不來就予以縱容。嚴管和放縱方式都是偏差行為的催化劑,也是形成精神疾病的溫床。之所以如此,都是因為父母不懂得去了解孩子的行為意義,以及不知如何正確反應。
人都有基本的心理需求,安全威,愛與被愛,價值感,自尊。大人很愛面子,穿華服、住華宅、買進口車,無非是在滿足價值感的需求。希望子女成績好,誰又能說與面子無關呢?許多人以正確、負責、合於現實的方法來滿足心理需求,但是也有相當多的人無法循正途去獲得。因此,很重要的便是要教導孩子以正確的方法與態度去滿足心理需求,這也就是良好的行為或人格特質。
重視孩子的心理需求,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的大前提
孩子能告訴父母「我肚子痛」,卻難以用口語表達內心的困擾。他們也許曾以用力踢門或扔東西的方式來發洩情緒,若父母僅注意孩子的行為而加以責備禁止,對孩子的內心感受未予理會,則將使病情加重。
其實,只要關心孩子當下的情緒,讓孩子感受到他的情緒受到重親,他「被重視」或「被愛」的需求便能得到滿足。孩子的心是稚嫩的,他的心理需求卻又是強烈的,所以在與父母的互動中,很容易累積受傷的情緒。
父母關心子女心靈的方法非常簡單,就是敞開心胸,多聽子女的心聲,不論孩子要說什麼,讓他盡情的說,不要禁止。父母在教導子女之前,一定要先關心他們的情緒,才能打開他們的心扉,然後教導的內容才有可能進入他們的內心。否則,他們會將你的一番話當成耳邊風,那時候,再高明的道理也發揮不了功效。切記,不要在颱風天蓋房子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