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級國小閱讀寫作班
想奠定好的語文基礎,光是學校的語文課是不夠的──課外閱讀、跨領域閱讀(開拓視野),對文本進行深度思考(深化分析、理解、判斷的能力,提升文字表達能力)──都是必需的。不只是為了學校的成績或將來的升學就業,更是為了讓孩子能經由優質閱讀能力的養成,將自主學習的能力握在手上,可以自信地迎接未來的挑戰,掌握自己的未來。
✿ 課程簡介 :
1. 精讀策略
2. 摘要與心得
3. 討論與寫作
✿ 學童能力指標 :
-
可以以文章結構進行摘要
-
可以分析文本的因果關係
-
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,並由文本找出支持的理由;或者提出與文本不同的觀點,並能找出反證
-
可以吸收並消化書中知識
-
可以整理並寫出個人心得
課程帶領人:蔡瑄瑾老師
-
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
-
政治大學教育學分班
-
勤益科技大學兼任講師
-
嘉義大學兼任講師
-
逢甲大學兼任講師
-
神國小精兵培育中心國文老師
✿ 「閱讀寫作課」的特色 :
1.根據「PISA」閱讀素養評量(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),依孩子的年齡、學習能力,將閱讀課程細緻地分階施教。
2.以閱讀紙本書為核心理念。
3.一學期一本書,以長篇閱讀為主。
4.樸實的教學與引導,讓書自己來吸引孩子。
5.初階班以閱讀為主,只在書上標註重點,不涉及寫。每週閱讀進度一週一章,以養成閱讀習慣。課程重點在搭起學習鷹架:讀書習慣、正確擷取與檢索書中訊息。
6.中階班以讀寫為主,學習精讀策略。閱讀進度一章2~3週,課程重點:正確解讀閱讀內容、寫筆記、討論、作摘要、寫心得。
7.孩子們每週需填寫閱讀進程,以利於追蹤成效。
8.學期末有能力評量,以掌握孩子的學習進程是否達到課程目標。
9.個別與家長們說明孩子們的評量結果,使家長們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。
✿ 中階班用書介紹:
《少年讀人類的故事1──人類為什麼可以主宰地球》這本書,是作者特意用兒童的視角,寫出的有關人類溯源的故事。書中同時解釋了智人如何成為最強大的人種,並造成其他人種的滅絕。選這本書的主要目的,在於書中提供孩子們許多考古及歷史的知識,也有許多主題可以讓孩子們討論。而哈拉瑞鮮明活潑的敘事筆法,相當引人入勝,相信孩子們應該會喜歡。
《少年讀人類的故事1:人類為什麼可以主宰地球》
作者: 哈拉瑞
Yuval Noah Harari
譯者: 賴慈芸
繪者: 張睿洋
出版社:未來出版
出版日期:2023/04/27
✿ 課程資訊:
日期:2/11(二) - 6/30 (一)
時間:每週日下午16:00-18:00
費用:NT3600 (每月四堂/每堂兩小時)
對象:小三~小六,八人以上開班
上課地點:台中市北區忠太西路41號
備註:
1.本課程並非國語文課
2.以培養紙本閱讀理解為主
3.適合上過初階的孩子;如未上過初階欲報本班者,請接受本班檢測通過後再報名。
4.以讀寫討論為主
閱讀的力量:為孩子奠定自主學習與未來競爭力的基石
文 : 蔡瑄瑾
臺灣自2001年開始推動閱讀教育以後,2006年參加PIRLS(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)計劃,開始調查四年級學童的閱讀素養,藉由施測結果,推動提升閱讀素養計劃方案。在國家政策的大方向下,閱讀的必需性、閱讀理解的重要性等概念,反復地出現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。然而,我們真的了解孩子們從小養成閱讀習慣,除了考試得到好成績、升學考到好學校之外,對他們的未來有什麼重要性嗎?
國家教育政策將閱讀素養做為整體教育的核心,目標是為了培育國家未來的人才,為了讓孩子們能因為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與閱讀理解能力,而擁有自己主動學習的能力(自主學習──運用已經學會的知識,學習新的知識)。期使孩子們在面對日趨複雜的社會議題、全球環境問題、數位浪潮的未來時,能具備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(閱讀→思考→理解→面對問題→解決方法)與國際競爭力。
再者,在人工智慧浪潮席捲的當下,AI是否將會成為人類的威脅?這是從ChatGPT出現後,一直廣為討論的議題。2023年《商業週刊》曾刊出一篇文章《當AI像9歲孩子一樣聰明》。文中說到,ChatGPT在一年內,心智能力就已演進到像9歲的孩子一樣。(史丹佛大學教授科辛斯基)不可諱言,擁有這樣強大學習力的AI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,從職場到教育現場,都將面臨一場變革,這已是無法逆轉的趨勢。
想要擁有高超的AI操控能力,堅實的語文基礎是必需的
科辛斯基說:「它(AI)不會取代你,但懂(得如何使)用(AI)的人會(取代你)!」意思是:未來的學習,必需懂得如何和AI協做,將其視為工作伙伴,指揮它來完成任務。AI的強大執行力與龐大的資料庫,是人類望塵莫及的。但是個人只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好的語文能力,就可以操控AI,指揮AI完成任務。足夠的專業知識,可以讓操作者有能力評判AI成果的正確性與優劣。而好的語文能力,能夠清晰地表達個人的想法、意圖和情感。可以透過精準的文字,下指令給AI,AI從中獲得所需要的訊息,才能做出令人滿意的成果。想要擁有高超的AI操控能力,堅實的語文基礎是必需的。因為AI雖然很厲害,但是具有足夠專業知識、語文能力又好的人,可以自如地操控AI,就更厲害了。
然而,想奠定好的語文基礎,光是學校的語文課是不夠的──課外閱讀、跨領域閱讀(開拓視野),對文本進行深度思考(深化分析、理解、判斷的能力,提升文字表達能力)──都是必需的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:「課外閱讀,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,也是鼓帆前進的風。」他認為讀書不該是為了應付課程,而是發自內心對知識的渴求。知識,既是學習的目的,也是學習的方法。而孩子們,應該透過閱讀,來擴大知識面。(《給教師的建議》)
閱讀,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。《大腦與閱讀》一書提到,閱讀不是天生的,但是我們的大腦有很大的可塑性。閱讀可以增強腦神經迴路,愈是喜歡閱讀的人,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愈是高於一般人。即便是成年後才開始閱讀,大腦依然會產生巨大改變。習慣於閱讀,尤其是深度閱讀、深度思考,可以保持大腦神經元的連接。(法國學者Dr. Stanislas Dehaene,認知神經科學權威)因此,除了先天的條件外,孩子的智力發展,大都取決於後天的閱讀能力。
閱讀,是一件深遠的事,需要時間去積累,才能「博觀約取,厚積薄發」。雖然只要識字,拿起書來就能閱讀,但是,是不是能讀完一本書?是不是讀懂了?是不是能正確地擷取書中的訊息?是不是能理解作者所要傳達的主旨?是不是能延伸思考,提出自己的看法?……都需要更進一步地檢核。
此外,心焦地想立即看到成果的家長們,有可能會感到失望。因為養成閱讀習慣、學會「如何閱讀」(包含閱讀技巧與策略),是一個內化的過程。只有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,才會外顯出來。因此,家長們必需耐得住性子等待(每個孩子的進程不一樣),要比孩子更有耐心和毅力,孩子的學習才能走得長遠。